关注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

中国自动化学会制造技术专业委员会

第四届(2017)科学数据大会

会议状态: 未开始

召开时间:2017-08-02 - 2017-08-04

会议地点:云南昆明

2016-11-28 10:25 作者:王小艺

大会简介

科学数据是科研观测、科学研究活动的成果,也是科技创新重要的对象与条件,具是信息时代最基本、最活跃、影响面最宽的科技资源。第四届科学数据大会将于2017年8月2-4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由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DATA)中国全国委员会主办,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共同承办,云南省植物学会、WDS中国数据中心协办。

本届会议以“科学数据与国家科技计划”为主题,除继续关注科学数据管理与开放共享过程中的政策、技术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外,重点关注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过程中的科学数据工作变化及发展。欢迎踊跃报名,探讨理论方法,分析研究案例,交流应用经验。

特邀报告人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国家科学技术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专业化管理,推动科技资源建设、优化配置、开放共享与高效利用。主要科技资源包括: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学仪器、科学数据和信息、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等。主要职责包括:组织开展国家科技条件资源建设和共享的战略和政策规划研究,为国家相关规划、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了解和掌握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状况,提出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意见和建议;指导、组织和推动科技资源的建设和开放共享,提升科技资源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保障能力,促进科技资源的高效利用;此外,还承担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等过程管理工作。
报告题目:我国科学数据现状与加强科学数据管理的考虑

陈和生
陈和生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4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97至1998年任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1998至2011年任所长,历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理事长、国际未来加速器委员会委员、国际高能物理计算技术委员会委员、亚洲未来加速器委员会主席等职。
长期从事粒子物理实验,1979年-1984年参加德国DESY的Mark-J实验,对发现胶子喷注、检验电弱理论等重大成果作出重要贡献。1982-2000年参加CERN的L3实验,先后主持蒙特卡罗模拟和tau物理研究工作,对精确测定电弱参数和中微子代数等重大成果做出了重要贡献。1995-1997在北京主持阿尔法磁谱仪大型永磁体系统研制,该磁体于1998年搭乘航天飞机成果进行首次飞行,成为人类送入宇宙的第一大型磁体,并于2011年送到国际空间站长期运行。2004-2009年主持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Ⅱ)建设,按计划完成,达到设计指标,综合性能已提高约两个数量级。现在主持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建设。
八十年代中后期,与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合作,将互联网技术引入中国,为我国第一台计算机进入国际互联网做出重要贡献,并在国内建立高能物理计算环境,推动与欧洲及美国的计算技术合作,建设数据密集型网格平台。现任中国科学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报告题目:大科学工程的数据开放共享

孟小峰
孟小峰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参与主持开发国产数据库系统COBASE、XML数据库系统OrientX、中文学术集成系统ScholarSpace(http://www.c-dblp.cn/)等。现任《JCST》、《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编委。
先后获中国计算机学会“王选奖”一等奖(2009),部级特等奖1次,部级二等奖3次,入选 “第三届北京市高校名师奖”(200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4)、“中创软件人才奖”(2002)等。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网络与移动数据管理“三部曲”《Web数据管理:概念与技术》、《XML数据管理:概念与技术》、《移动数据管理:概念与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3项。近期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与移动大数据管理,包括科学数据管理、云数据管理、面向新型硬件的数据库系统、大数据隐私管理、社会计算等。
报告题目:科学大数据管理技术与系统

刘德培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主席、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2008年当选为美国医学科学院(IOM)与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任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残联第六届主席团副主席。
牵头组织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的专题8—《人口与健康科技问题》研究、《我国重大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战略研究》、《新时期我国生物安全战略与法律法规研究》、《2010-2020医药卫生人才发展战略研究》”等咨询项目。作为我国人口健康领域科学数据共享的发起人,带领一班人经过十年不懈努力,建立起“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2011年通过了国家科技部和财政部的认定,面向社会开放。
报告题目:医学科学数据共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王坚
王坚  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2008年9月加入阿里巴巴集团担任首席架构师一职,负责集团技术架构以及基础技术平台建设。作为阿里云和YunOS操作系统的创始人,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担任阿里云首任总裁。2012年9月,被任命为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自2015年5月起担任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
加入阿里巴巴集团前,曾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在1999年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之前,曾任杭州大学、浙江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系主任。
报告题目:计算与科学大数据

汪懋华  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工程院、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农业工程学家、农业工程教育家、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家,中国高等农业院校农业工程学科及农业工程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历任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电气化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副院长,北京农业工程大学教授、副校长;曼谷亚洲理工学院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兼“农经、农工”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职。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78年,在汪懋华努力下,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成立了自动化研究室,这是中国农业高等院校第一个自动化实验室。1988年,他带领研究生在中国率先研制成功微电脑孵化机控制器,随后又发展成为二级分布式孵化厅控制系统。20世纪90年代中期,汪懋华根据国际农业工程的发展趋势,带领自己团队将学科发展方向定位在“精细农业”智能信息技术与系统集成研究这个全新领域。他在中国率先传播了这一技术思想,科学地介绍了发达国家迅速发展中的相关工程科技与系统集成技术的研究进展,促进和直接参与组织了在中国精细农业示范应用的早期实践。2006年,因对国际农业工程科技事业和职业活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汪懋华获国际农业工程协会会士荣誉称号。2013年11月3日,获“中国农业机械发展终身荣誉奖”。
报告题目:农业大数据与智慧农业

盛军
盛军  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1989年获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硕士学位,1990年至1996年留学日本,获日本大阪大学博士学位。1996年回国先后任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长春医药集团副总裁,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中共普洱市委常委、普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云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2013年4月任云南农业大学校长,2014年4月兼任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和生物产品开发。1986年至2007年,从事物制药研究和开发,主持国家“863”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开发出精制流感疫苗等生物制药产品。
2007年7月挂职云南省普洱市委常委副市长,从事普洱茶、滇红茶、铁皮石斛以及辣木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在国际上第一个破译了茶叶、辣木、铁皮石斛、三七、天麻、灯盏花等基因组,开发出帝泊洱速溶普洱茶、辣木睡眠酵素等深加工产品;组织实施了“云药基因组计划”和“云南菌类基因组计划”。推动普洱茶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开发速溶普洱茶生产技术和工艺等专利转让天士力集团。建成国内第一家“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云南分中心”、生物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和生物大数据研究院,使云南省的农业大数据和生物大数据建设全国领先,提出“高原特色农业3.0计划”。
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以及省部级课题10项,申请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40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发表论文130余篇。曾入选“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首批“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是云南省引进的首批“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201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4年获“云岭学者”称号,2015年获全国“大学生最喜爱的校长”,2016年获“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

报告题目:发展生物大数据,开发生物多样性资源生物

转自中科院学术会议网

关于本分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成立于1979年11月,支撑单位为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本分会是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领导下的由机械工程及制造业自动化等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和从事科研等工作的单位、团体自愿结成的全

加入本分会